——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科技创新结硕果
被人们广为传颂的“朱槿花下飞出的大地音符、南宁市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南宁市民族竹溪立交,其桥型新颖美观、富有灵气,设计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堪称市政工程设计的典范之作;南宁市永和大桥,犹如一座飞架南宁母亲河的彩虹,气势磅礴、坚固挺拔,其设计技术代表了广西钢管混凝土拱桥发展的里程碑;而素有“中国最美的机场路之称”的南宁至吴圩机场高速公路,其线形蜿蜒流畅,沿线风光美仑美奂,为中国绿城南宁画上了点睛之笔……这些数之不尽的勘察设计精品工程,源自于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对交通勘察设计科技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持之以恒地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中,该院在八桂大地上绘就了一个个经典绝伦的交通工程,犹如一座座伟大的丰碑永篆史册。近年来,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紧紧围绕实现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一直秉承“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引领交通建设先锋”的理念,大力实施“科教兴交”战略,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重心、以技术创新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广西交通勘察设计科技进步,提高了勘察设计水平和效率,创作了一大批勘察设计精品工程,为实现广西交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和创新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近五年来,该院共荣获国家、省部级以上优秀勘察、设计、咨询以及科技成果奖等各类表彰共28项,并荣获了“十五”全国建筑业技术创新先进企业。
一、大力开展交通科研工作,勘察设计创新硕果累累。
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新技术推广应用,健全技术创新规划体系和技术进步管理制度,以技术支撑发展,以创新推动进步,大力开展交通勘察设计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几年来,在桥梁设计方面,该院成功完成了特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等多项技术的研究,部分技术为国内首创;在港口及航道勘察设计方面,先后成功开发和研究出“GPS水上测量定位系统”、“内河航道整治CAD系统”以及大直径薄壁圆筒码头水工结构等新技术,部分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贵港航运枢纽船闸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处于全国技术领先行列。与此同时,该院还参与并完成了交通部西部科研项目《高液限土路基稳定技术研究》、《防城港深水码头建设及航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西部地区中小跨径适用桥梁型式的研究》和长大隧道相关课题等共十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研究,多次荣获国家、部(省)级、厅级科技成果奖。其中,《高液限土路基稳定技术研究》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膨胀土路基勘察技术研究”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直径薄壁圆筒结构的力学机理研究及工程应用” 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为提高广西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水平,促进广西勘察设计科技进步,该院针对广西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貌及地质特点,开展了交通部西部科研项目“膨胀土路基勘察技术研究” 和“高液限土路基稳定设计方法研究”,两个课题均已通过交通部的鉴定验收,研究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该院课题组以南宁至友谊关公路、南宁(坛洛)至百色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根据依托工程较广泛存在膨胀土、高液限土、红粘土等不良地质、岩土问题进行研究。其中,课题组在《高液限土路基稳定技术研究》中提出的运用非饱和土理论分析高液限土路基稳定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院课题组成员不辞辛劳地对西南、西北高等级公路进行了调查,潜心钻研、勇于创新,建立了严格非饱和土固结理论,编制了非饱和土理论的有限元计算软件,在国内外首次运用非饱和土理论分析了实际工程的变形与稳定特性。此外,课题组运用先进的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研究了非饱和土高液限土路基的稳定、变形特性,成功模拟了高液限土路堑边坡降雨条件下的破坏过程。该科研项目在广西建设的三条实际工程的试验路上,进行了成功的工程试验,完成了石灰、水泥、加筋等多个方案的工程实施,进行了全面的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检测方法的研究与验证,课题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对今后的广西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该院课题组在《膨胀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技术研究》中,大胆设想、敢为人先,发挥勇于攀登科技制高点的精神,提出的膨胀土的判别和分类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提出了能反映膨胀土的本质特性的膨胀土标准吸湿含水率概念,研制了标准吸湿含水率的实验装置,制定了标准吸湿含水率试验方法,申报了两项国家专利。课题组成员刻苦研究、不懈努力,经过长时间严格的分析论证、反复的实验推敲,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公路膨胀土路基填料分类、地基分类、路边坡分类和场地分类的方法,形成了完整的公路膨胀土工程分类体系,并提出了《膨胀土地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指南》和《膨胀土地区公路路线设计指南》,已成功用于指导国内膨胀土地区公路的勘察设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被国内同行认可和接受,并被最新颁布实施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推荐为膨胀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的行为标准。在国内外首次提出数字化全国膨胀土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指导全国膨胀土地区公路的勘察与设计,进一步完善可进行全国膨胀土地区地质灾害的预警与预报,与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灾预报接轨。这些成果的提出和新的研究方法的应用,对指导我国西部和其他省份膨胀土地区高速公路勘察和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广西交通勘察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学科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
二、科技创造勘察设计精品,带动交通建设快速发展。
目前,广西正处在交通建设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给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实现广西交通建设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我区最大的交通勘察、设计、咨询甲级单位,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一直以科技创新促进勘察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勘察设计效率和质量,精心创作勘察设计精品,高效优质地完成了掀起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高潮的勘察设计任务。
在工程测量方面,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广泛应用了由其完成的交通厅科研项目“GPS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将GPS技术应用于隆林至百色、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梧州至贵州高速公路等多条高等级公路工程测量中,使得在公路中桩放样的速度提高了2至3倍,减少了外业测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外业测量的劳动强度,同时减少了中间数据环节,为设计提供准确的地面数字化测量成果,建立了勘察、设计一条龙的数据链,实现了公路设计中数据一体化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升了公路勘察设计水平,加快了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在公路设计方面,由该院自行研发的card/1 互通立交设计系统软件已成功应用于六寨到河池高速公路、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项目设计中。根据设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该院组织科研力量对CARD/1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选定了互通立交智能化设计作为突破口,抛弃了以往其他软件手工处理环节多、精度不足的诸多弊端,实现了互通立交设计与绘图的自动化和集成化,提高了互通式立交设计及绘图出版过程中的效率及精度。在六寨到河池高速公路及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项目实际工程设计中,该软件明显地缩短了设计周期、减轻了设计中的人工修改强度和方案变更后的修改工作量,使得设计人员能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设计本身而不是连接部的人工处理等环节,较大的提高了设计水平与成图质量,该工程设计方案得到了交通部组织的专家审查组的一致好评,认为该设计成果为建设好交通部典型示范工程六寨到河池高速公路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桥梁设计方面,该院进行了全新的数字式桥梁系统的研发和推广工作,桥梁专业设计人员先后在筋竹至岑溪高速公路项目、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项目的桥梁施工图设计中进行了应用,实现了对桥型布置图、主梁布置图以及墩台一般构造图的设计出图、相关高程计算和工程量统计的数字化设计,特别是针对高速公路中的斜、弯、坡桥梁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和设计精度,使得设计人员对全线上的桥梁进行统一设计管理变得十分便利。在水运设计方面,设计院将本院研发的交通部西部课题防城港深水码头建设及航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和“大直径薄壁圆筒结构的力学机理研究及工程应用”研究成果应用于防城港2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深水航道工程设计,克服了防城港缺少深水岸线、进港航道天然水深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解决了多项防城港深水码头和航道建设中的技术难题。该码头设计的大型圆筒的直径、高度及重量均打破世界码头建筑史的记录,设计水平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码头的建成标志着广西港口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极大地加快了防城港大型航道港口建设,促进了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广西交通勘察设计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应用,如高等级公路勘察设计关键技术、现代化港口建设技术、航道建设关键技术、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技术、西部地区内河航运建设技术等等新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带动了广西交通勘察设计整体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并提高了勘察设计质量水平,创作了勘察设计精品,带动了广西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目前为止,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已完成以西南出海大通道为主干线的高速公路工程2700公里,独立特大型公路和市政桥梁500多座,广西沿海1万吨至20万吨级泊位20多个及内河港口码头30多个等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创作出了南宁至吴圩机场高速公路、柳州至宜州高速公路、三岸邕江大桥、南宁市永和大桥、南宁市民族竹溪立交、防城港20万吨级泊位、那吉航运枢纽等技术含量高的标志性精品工程,多项勘察设计水平处于国内同行领先水平,近年来获得了多个国家、部(省)级、厅级优秀勘察、设计、科技成果奖。其中,“南宁至吴圩机场高速公路”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宜州至柳州高速公路”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铜质奖、“三岸邕江大桥”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广西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宾阳至南宁段工程”获交通部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二等奖、“兴业至六景高速公路工程”、“广西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宾阳至南宁段公路工程”分别获交通部交通优秀勘察三等奖、 “贵港市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广西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分别获得交通部优秀水运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西江航运建设二期工程贵港航运枢纽栏河坝及船闸工程”获交通部水运工程优秀设计二等奖;“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广西段)恶滩至石龙三江口航道整治工程”获交通部水运工程优秀勘察三等奖……
三、总结科技工作成功经验,继往开来抢占科技制高点。
为保障广西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广西交通技术保持国内先进水平,促进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提升广西交通科研能力,实现交通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向科技驱动的根本性转变,提高科技进步对交通发展的贡献水平,作为广西交通勘察设计行业和广西交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将在总结科技创新工作经验中成长,在推动广西交通大发展中不断抢占科技制高点,努力做好服务广西交通、推进交通建设的任务,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做出新贡献。
广西交通勘察设计科技成果显著,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获得成功。归结起来,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主要是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了科技创新的科学宏观指导作用,制定了科技创新的宏观规划。制定了科技发展五年规划及信息化发展五年规划,明确了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科技发展重点,以进一步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不断解决广西特殊地质地理条件下公路水运规划勘察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做好技术研究和储备,全面提升我区勘察设计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强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和组织建设,促进了技术创新落到实处。该院制定了《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办法》、《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科委工作制度》等一系列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各项科技制度合理且具有操作性,使科技创新工作更加顺畅。本着“以人为本,用人所长”的原则,通过实施科技、人才和具体工程项目相结合的战略,在科研组织机构和人员调配上大胆创新。目前,院各部门的跨部门联合协同作业,技术骨干好学互助之气蔚然成风,科技创新开始进入全员创新阶段。三是加大了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保证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来源。该院从全年总收入中,提出3%设立科技创新基金,用于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科研技术人员工资发放及技术带头人科技创新的各项奖励,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五年来,该院每年均投入数百万元科技创新基金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勘察设计技术装备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大大增强,一批关键或先进技术带动了该院整体科学技术和勘察设计水平的提高。四是大力培养科技带头人,促进了技术创新力量的发展。积极选派技术骨干进行考察、学习和培训。为技术骨干提供各种学习、培训机会,以提高其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同时为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改进管理方法等收集资料,开阔视野,调查研究,交流经验。开展学术讲座和技术总结交流活动,为学术带头人吸取新知识、新技术提供良好氛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院进行技术讲座和交流,每年适时举办技术总结交流会,使技术骨干既能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新动态,又能及时总结和交流自身成功经验,在技术上达到“内外兼收、稳步提高”的效果。
目前,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正积极申报建立广西交通勘察设计研究中心,并规划了广西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研究及线形设计安全评价、山区高速公路环保、景观设计及路基边坡防护新技、三维道路设计技术的应用、桥梁CAD智能设计系统、钢管混凝土拱桥关键技术研究、隧道勘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薄层沥青-水泥复合式路面的应用研究、广西水运勘察设计全过程数字化研究、水运工程成套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广西公路不良地质岩土处治技术应用研究、广西特殊地质条件公路路线地质综合勘察技术研究等道路、桥梁、港航及岩土工程专业的关键技术研究方向,逐步建立起一个适应广西交通发展需要、符合交通科技发展规律的创新体系,取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为加快广西交通勘察设计科技创新,转化研发成果将起到根本性的提升作用,也将进一步促进广西交通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提高广西交通的建设质量和技术水平,实现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快又好发展。